村庄变身“彩色苗圃”!宁阳青川围子村成北方最大进口彩色苗木基地
2020-01-20

“欧洲鹅耳枥”“科罗拉多蓝杉”“欧洲小叶椴”……对绝大多数人来说,这些树名连听都没听过,更别说见过这些树长啥样了。如今,宁阳县八仙桥街道青川围子村,正是靠着这些稀罕的进口彩色苗木,实现了村集体增收,改善了村庄面貌。


目前,该村已经成为北方最大的彩色苗木繁育基地。




▲青川围子村的进口彩色苗木基地航拍图。(资料图)


整村土地流转

苗木企业进村落户


腊月里,天寒地冻。在青川围子村的苗木基地里,一片片北美海棠依然挂满了红色果实,深红点点,宛如深秋的红叶。


“2019年,村集体收入超过70万元。八九年前,是压根不敢想的事。”青川围子村党支部书记许兴海说。


“那时,青川围子村是有名的穷村、乱村。村集体虽然办了砖窑厂,可不仅不盈利,还让村集体欠下几十万元的外债。村民们意见很大,上访不断。”许兴海回忆2011年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的情形。


上任后,为了让集体增收、村民致富,许兴海首先考虑的是发展新产业。


2012年,一个偶然机会,许兴海了解到,辽宁大连的燕园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准备在山东建设苗木基地,种植高端进口彩色苗木。许兴海第一时间联系到企业。企业提出三项落户条件:土地必须整村流转;流转后的土地上,农户不能再自留一棵树;每亩地每年的流转费用最高1000元。


于是,许兴海和村“两委”干部一边去村民家中做工作,一边主动跟企业沟通对接。


2012年、2013年,村里先后流转1400多亩地。到2015年9月,村里最后的800多亩土地要完成流转,但还有一小部分村民在犹豫观望。此时,许兴海刚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。他不顾家人阻拦,身体还没康复,就跑到村民家做工作。“许书记为了咱村的发展,命都不要,咱还磨叽啥。”最后,800亩地在秋种前完成流转。


企业也被许兴海的真诚打动,决定按照村里的要求,土地流转费用在1000元/亩的基础上,每3年上涨5%。


提供贴心服务

小村“长”出大企业


2012年,燕园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在宁阳注册了燕园(泰安)农林科技有限公司,注册地就是青川围子村。2013年,基地开始栽种从国外引进的苗木。


由于是从国外引进的种子和幼苗,栽培门槛较高,最初,公司都是聘请国外专家来指导。当时,一个美国专家在村里住了半年。“2014年的春节,‘洋专家’都是在村里过的。”许兴海说。为了照顾好专家,他专门安排人常常换着花样给外国专家做饭。





青川围子村村委办公楼是个二层小楼,面积约800平方米。企业入驻后,村里第一时间将整个一层给公司办公。村里距离县城大约十多里地,刚开始的时候,公司技术人员去县城租房住,每天往返也不方便。村里就把闲置的22间房子无偿提供给公司,作为员工宿舍和实验室。


“土地流转后,村里的机井、暗管等水利设施,全部无偿提供给我们使用。”燕园(泰安)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春晓说,“项目落地几年来,基地没少一棵苗,我们和村民没发生过一次纠纷,真正实现了村企一家,共同发展。”


李春晓介绍说,企业种植的都是高端苗木,市场价值较高,销售收入逐年增长。“生长4年的欧洲鹅耳枥,市场价格达到1万元一棵。2019年,公司销售各种苗木3万多棵。”


目前,青川围子村的苗木基地达到2000多亩,已经成为北方最大的进口彩色苗木基地。


村集体找到

多条增收门路


苗木企业在青川围子村落户,给村庄带来了巨大变化。


青川围子村原来耕地面积是1880多亩,2015年完成统一流转后,经过平整规划,一下多出300亩地。“这300多亩土地,一年就给村集体增加30多万元收入。”许兴海说。借助企业提供的苗木和技术,青川围子村村集体留出40亩地,建起精品苗木基地。这一项,又每年为村集体带来十多万元的收入。



“锄草、修剪、浇水这些活也不算累,一天七八十块钱,比较适合老年人和留守妇女。”村民张怀东说。苗木企业给青川围子村的村民带来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。
随着村集体收入增加,青川围子村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。自2013年起,村里先后修建了4万平方米的柏油路;村集体出资,订制了一条公交线路,在家门口,村民可以坐免费公交进城。为了提升村庄环境,村里还采用了立体式绿化模式——主道两边,高的是北美海棠、低矮的是萱草,中间种上红叶石楠,错落有致,别有一番景致。


(农村大众报记者 李伟  通讯员 李晓君 王华龙)
编辑:段书强